目前分類:希望美美的老去--醫學美容研究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皮膚的光學特性很複雜, 隨著心跳, 季節, 老化而改變.

sunnyfreed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見光波長有四群

sunnyfreed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verview - Scars Shape Lives

sunnyfreed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目前皮膚醫學最新的趨勢: 發展nonablative laser 來治療皺紋 及疤痕, 有很小副作用及很短的恢復期
  • 大多數的nonablative laser 發出遠紅外線波段(1000-1500nm); 表層含水組織對這波段內的波長的吸收很弱, 因此可以產生較深的組織穿透 --> 造成真皮傷口但卻沒破壞表皮; 產生膠原蛋白重組(collagen remodeling)
  • 在雷射發射的時候同時使用冷卻系統 : 保護表皮, 使的大部分能量作用在淺層的乳突狀真皮層( papillary dermis)
  • nonablative laser 的效果沒有ablative laser( CO2, Er-YAG)效果好  但是能改善輕中度的萎縮性疤痕(如 痘疤) 及皺紋
  • 臨床研究證實585-nm and 595nm 的脈衝染料雷射(pulsed dye laser PDL)可以減少輕微的臉部皺紋 且 副作用很小(最常見的是輕微紅腫 紫斑 短暫性的反黑)
  • 遠紅外線雷射類用來做非剝離性真皮重塑的有: 1064nm Nd:YAG,  1320nm Nd: YAG, 1450nm diode, 1540nm Er:glass lasers.
  • QS 1064nm Nd: YAG可以有效產生非剝離性的真皮重塑: 雖然他有色素專一性而且相對來說含水組織的吸收較弱, 但它的長波長穿透組織的深度足以造成乳突真皮的傷口而它奈米級的超短頻寬(nano second pulse duration)限制的熱擴散
  • 1320nm Nd:YAG 是最早用來專門作回春(nonablative skin remodeling)的系統
  • 能量密度(fluence)的選擇是根據皮膚表面溫度; 當雷射光打出皮膚溫度維持在40-45C時, 真皮溫度會達到60-65C, 造成膠原蛋白的收縮及刺激膠原蛋白新生
  • 為避免產生水泡及結痂, 表皮溫度必須維持在50C以下
  • 許多研究證實每個月打一次1320nm Nd-YAG 雷射, 連續打一系列, 可改善輕中度的臉部皺紋
  • 1540nm Er:glass laser 比較不會被melanin吸收, 較適用於皮膚較黑的人

 

sunnyfreed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特定波長的雷射光 只能被皮膚內的某些特定的標的物吸收  例如 黑色素  血紅素  刺青染料
  • 雷射的特殊性質(collimation) 使的雷射可以被聚焦到很小的點上  用來做精準的組織破壞
  • 雷射光照到皮膚時  可能被吸收, 反射, 傳遞, 或散射  只有被吸收的光會產生臨床作用
  • 皮膚內主要的吸光物質:  水 黑色素 血紅素  染料
  • 一旦雷射能量被吸收 會產生三種基本作用: 光熱反應  光化學反應  光機械反應(光震波),  目前的皮膚雷射主要應用光熱及光機械反應
  • 雷射能量的穿透深度??  決定於光的吸收及散射.表皮散射的量很少  主要是由真皮內的膠原蛋白散射掉  波長越小越易被散射  一般而言  在中遠紅外線內的光 穿透深度隨波長增加 
  • 中, 外遠紅外線因為水的強吸收 只能穿透表淺: 這選擇性氣化含水組織是剝離性雷射磨皮換膚的原理
  • 要有效的選擇性光熱解:  必需知道要治療的目標是甚麼?? 選擇適當的雷射波長?? ; 如何減少熱傷害??  組織接觸到雷射光的時間(pulse duration) 必需短於 目標物的熱鬆弛時間( shorter than the chromophore's thermal relaxation time: defined as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targeted site to cool to one half of its peak temerature immediately after laser irradiation); 雷射發出的能量密度(Fluence)在特定時間內 必須足夠破壞目標
  • 根據以上原理:  必須根據不同的皮膚狀況  設定雷射的波長 頻寬 及能量密度 以達到最大目標物破壞力而最小的熱傷害

 

sunnyfreed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理: 1917 Einstein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stimulated light emission
  • 第一台雷射: 1959 Maiman using a ruby crystal to produce red light with a 694-nm wavelength
  • 1963  ruby laser treatment fo a variety of cutaneous pathologies
  • during the next  decades:  argon and CO2 laser was the focus of cutaneous laser research
  • the argon laser ( blue-green 488/514nm light) 主要用來治療良性的血管胎記,  大多數的Port-wine stains  and hemangiomas 可以有效淡化, 但是產生疤痕的機率很大
  • CO2雷射產生10600nm的遠紅外線( infrared light) , 用來做組織的氣化( vaporization)及破壞許多表皮及真皮的病灶,  但連續波形( continuous-wave)的CO2 laser, 照射皮膚的時間太長  造成過量的熱傷害, 造成疤痕及色素異常的機率很高
  • 1980年代 Anderson and Parrish 提出選擇性光熱解(selective photothemolysis)的理論引起皮膚雷射手術的革命; 應用這裡論 可以有效壞皮膚內的特定目標物 卻只造成非常小的熱傷害
  • 在過去這十年間 因為雷射組織間反應的研究( laser-tissue interaction)  加上雷射科技的大大進步; 目前皮膚雷射已是很多先天性及後天性皮膚疾病的第一線治療方法

sunnyfreed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