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07-11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近來雨水豐沛,雨後路邊常冒出野菇,但千萬不要亂採亂吃!台北榮總接獲通報,一對中年夫妻經常摘食住家附近的野菇以養生,沒想到竟然把有毒的綠摺菇當成無毒的雞肉絲菇,丈夫吃了嚴重嘔吐後無大礙,妻子抽搐昏迷,出現嚴重代謝性酸血症,住院六天才脫離險境。

     北榮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指出,這對夫妻住在嘉義,今年五月梅雨季時,住家附近檳榔樹下冒出三朵又肥又大的野菇,夫妻將野菇摘回家,加上空心菜,煮了一鍋養生湯。

     不料,吃下半小時後,丈夫腹痛如絞,嚴重嘔吐。五十多歲有糖尿病的太太腹痛噁心、未嘔吐,但就醫後突然抽搐,血壓下降,陷入昏迷,有嚴重的代謝性酸血症。接受緊急洗腎、注射升壓劑及氣管插管治療,才排掉毒素。

     楊振昌請專家鑑定,確定禍首是「綠摺菇」。他說,國外曾有兩歲男童誤食綠摺菇死亡的案例,這種有毒蕈類是台灣常見的誤食毒蕈,北榮近兩年已接獲八例醫院通報的中毒案例,都是吃到綠摺菇。

     楊振昌表示,全世界蕈類超過五千種,其中有毒菇蕈約一、二百種,毒素成分複雜,主要分八大類,包括毒傘素、鹿花蕈素、蕈毒鹼等,綠摺菇所含的是腸胃毒素。

     毒蕈類的毒素會隨生長環境改變,要特別注意的是,並不是只有「越漂亮、顏色越鮮豔」的蕈類才有毒,很多毒性強的蕈菇長相和可食用蕈類非常相似。此次中毒的這對夫妻已是採菇老手,為不會錯認,竟然也看走眼而中毒。

     楊振昌指出,綠摺菇外形容易與可以食用的雞肉絲菇混淆。食用綠摺菇後約卅分鐘至兩小時,會產生噁心、嘔吐、腹部絞痛及腹瀉等腸胃道中毒症狀,嚴重者可能因脫水或電解質異常,導致休克、發紺、抽搐、昏迷及呼吸衰竭等症狀,甚至死亡,治療須特別小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freed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